张顺洪
摘要: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淡化、忽视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五形态说”。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五形态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规律的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应因过分强调某个国家历史的特殊性,而怀疑马克思主义阐明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坚持“五形态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历史实际出发,科学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并根据历史实际,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防范错误思潮的蔓延。
关键词:五形态说;历史规律;错误思潮
2024-03-23 08:39:30
陈红 邱灵
摘要: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内在包含了人的劳动本质、需要本质和社会关系本质,这一学说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展现出新的时代意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人的劳动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也使劳动的主体性、创造性愈加彰显;人的需要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多元化发展。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人的社会关系得以日益多样化,并向境外、域外扩展。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人的本质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人的劳动本质的实现创造新的条件;多措并举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享受和发展需要,推进人的需要本质进一步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本质;需要本质;社会关系本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2024-03-23 08:41:40
袁芳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法典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互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奠定思想灵魂塑造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民法典通过设定私法秩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规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生成逻辑包括德法合治的历史传统、法律和价值的耦合关系、民法典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不同层面融入民法典,具有宣示国家价值目标、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明确个人价值准则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实践向度的具体方式和边界,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良法善治;德法合治
2024-03-23 08:44:15
徐国正 范张欣 张坤
摘要:坚定制度自信是国家软实力得以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政治上层建筑发挥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理论沿革,以理论的清醒坚定制度自信。洞察坚定制度自信的时代价值,在纵向发展中进一步升华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在横向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制度自信,应在辩证统筹 “四个自信”中凝聚价值共识,在坚持 “两个结合”中增强创新力量,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强大动力。
关键词:制度自信;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24-03-23 08: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