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邱灵
摘要: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内在包含了人的劳动本质、需要本质和社会关系本质,这一学说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展现出新的时代意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人的劳动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也使劳动的主体性、创造性愈加彰显;人的需要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多元化发展。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人的社会关系得以日益多样化,并向境外、域外扩展。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人的本质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人的劳动本质的实现创造新的条件;多措并举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享受和发展需要,推进人的需要本质进一步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本质;需要本质;社会关系本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2024-03-23 08:41:40
袁芳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法典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互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奠定思想灵魂塑造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民法典通过设定私法秩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规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生成逻辑包括德法合治的历史传统、法律和价值的耦合关系、民法典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不同层面融入民法典,具有宣示国家价值目标、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明确个人价值准则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实践向度的具体方式和边界,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良法善治;德法合治
2024-03-23 08:44:15
徐国正 范张欣 张坤
摘要:坚定制度自信是国家软实力得以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政治上层建筑发挥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理论沿革,以理论的清醒坚定制度自信。洞察坚定制度自信的时代价值,在纵向发展中进一步升华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在横向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制度自信,应在辩证统筹 “四个自信”中凝聚价值共识,在坚持 “两个结合”中增强创新力量,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强大动力。
关键词:制度自信;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24-03-23 08:46:09
秦志龙
摘要:“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双向互动、双向提升的 “互化”过程: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现代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浸染”与“充实”马克思主义,使其内化为中华新文化之主干、成为中国的过程。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结合”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有着更为根本的理论旨趣、文化旨趣、文明旨趣。切实推进“第二个结合”:从主体之维来看,要着力整合既有研究力量、大力培养高端复合型后备人才;从客体之维来看,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深度比较研究;从实践之维来看,要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及时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03-23 08:52:56